鄭芝龍在占據(jù)彭亨,橫掃柔佛后,便發(fā)現(xiàn)本地的百姓,很難進行統(tǒng)治。
柔佛國王窮奢極欲,國內(nèi)賦稅繁重,妻妾成群,以中原的標準來看,絕對算不上明君。
鄭芝龍雖然被高歡趕出中原,但自認為相比于柔佛蘇丹,他不知到強到哪里去了。
呂宋國攻占柔佛全境后,鄭芝龍采用比較寬容的政策,免掉了很多賦稅,減輕百姓的負擔,以期望換取百姓接受呂宋國的統(tǒng)治。
鄭芝龍將柔佛劃分為二十四個郡,委任當?shù)貎S領為郡守,規(guī)定郡里的稅率為十稅二,所得賦稅郡里與呂宋國五五分。
郡里發(fā)展越好,郡守能夠結(jié)余的賦稅越多,而規(guī)定了稅率,又避免了郡里對百姓的過度盤剝。
這比柔佛高達五成的賦稅相比,無疑減輕了百姓的負擔,不過令鄭芝龍不理解的是,本地百姓似乎依舊不歡迎自己。
這要是在中原,呂宋國立刻能夠獲得百姓的支持,地方可以迅速穩(wěn)定,可是在柔佛,地方卻動蕩不安,時常出現(xiàn)柔佛百姓襲擊呂宋軍隊,還有僑領武裝的事件。
鄭芝龍思考之后,覺得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區(qū)別,還是文化和信仰的不同,造成了柔佛百姓對呂宋國的排斥。
呂宋國要想以較低的成本,控制柔佛蘇丹國,還是需要統(tǒng)一柔佛的文化和信仰,降低境內(nèi)的叛亂度。
不過,那些反抗呂宋統(tǒng)治的柔佛人,藏在當?shù)匕傩罩?,呂宋軍難以分辨,所以要減除叛亂份子,可以說十分艱難。
現(xiàn)在這些叛亂份子,自己跳出來,正符合鄭芝龍的心意。
有了臼炮和開花彈,鄭芝龍信心大增,叛軍來多少,他殺多少。
鄭森道:“柔佛叛軍幾乎被我們消滅,現(xiàn)在忽然又爆發(fā)叛亂,肯定是英夷從中作梗?!?
鄭芝龍微微頷首:“看來英夷要以柔佛叛軍為前驅(qū),他們應該很快就打過來了。”
李文章道:“殿下,我已經(jīng)派遣船只返回大乾,向陛下稟報這里的情況。陛下對于馬六甲十分重視,我相信用不了多久,朝廷大軍就會過來,殿下大可不必擔心?!?
“如此真是太好了!”鄭芝龍內(nèi)心更加安定,他對李文章道:“既然如此,我們立刻進城,盡快將火炮部署到位吧?!?
英夷掌握了制海權(quán),呂宋軍隊大舉撤離,肯定會遭受英國艦隊的襲擊。
如果撤退的話,三萬呂宋軍隊在海上將任人宰割,鄭芝龍不敢冒險撤退。
呂宋軍隊與柔佛和莫臥兒軍隊都交過手,了解他們的戰(zhàn)力,實力確實一般,連左良玉的八十萬大軍都不如。
敵軍人數(shù)多,呂宋軍隊在野戰(zhàn)中,或許會被人海淹沒,可堅守彭亨城,對方?jīng)]有幾十萬人馬,休想拿下彭亨城。
當下鄭芝龍下令,將呂宋軍和柔佛境內(nèi)的漢人,全部撤到彭亨城附近布置防御,以免他們被柔佛叛軍殺害。
在呂宋軍隊布防時,大批柔佛叛軍,開始燒毀漢人的村莊,屠殺沒來得及撤退的漢人,以及與呂宋國合作的柔佛百姓。
他們一路進軍,一路審判,一路燒殺搶掠,進逼彭亨城下。
彭亨原來是柔佛的都城,不過南洋小國的都城,也就是乾朝一個縣城的水平。
實際上,柔佛城連城墻都沒有,還是呂宋軍建造了一道周長十里的土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