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!我和老四說一下,咱兩家都拿這個數(shù)!”
很快,李學工和李學農(nóng)兄弟兩個便結伴到了戲臺前,給馬長山報了數(shù)。
隨后越來越多的村民也都商量妥當了,紛紛找到了馬長山。
多的有拿二三百,最少的也投了一百塊錢。
“爸!咱家……”
杜鵑也有些心動。
“家里沒啥錢了?!?
之前集資辦果木園,杜立德也曾拿過錢,可這電風扇,他還是覺得有點兒含糊。
家里的錢本就不多,不光要養(yǎng)著他們一家三口,平時還得供應著杜鵑一家。
現(xiàn)在龐秉新跑了,杜鵑的戶口雖然遷回了李家臺子,但今年的工分是別指望了,到年底口糧還得有很大的缺口,這些都要用錢。
而且,李學慶剛剛也說了,賬上掛著的錢,肯定是不準備往下分了。
這些也都有分紅。
“萬一要是辦成了呢?”
杜立德沉著臉。
“成了我也不眼紅!”
要說后悔,杜立德早就習慣了,每天看著李天明日子過得那么紅火,這老頭兒想死的心都有。
說完,也不再理會杜鵑,離開人群,回家去了。
小廣場的人越來越少,一直到最后一家登記完離開。
留下幾個人收拾,李學慶、李天明和馬長山一起回了村支部。
噼里啪啦地打了一通算盤。
“算上咱村賬上的,現(xiàn)在一共是二十萬三千七百六十五塊九毛!”
天爺??!
李學慶聽了都不禁咋舌。
敢情村里家家戶戶已經(jīng)這么有錢了。
不算賬上的,單單今天集資的錢,就有八萬多,相當于每家每戶都投了兩百多塊。
“天明,你看這么多錢……夠了吧?”
李天明也沒想到這次集資會這么順利。
本來想著最多也就能有四萬塊錢。
看起來,還是養(yǎng)殖場的成功,給了鄉(xiāng)親們信心,將家底都給掏干凈了。
雖然這份信任給了李天明不小的壓力。
不過這樣也好,以后再做什么都方便多了。
但是要把電風扇廠建起來,這些錢還是不夠。
建廠不光要蓋廠房,還要購買原材料和設備,特別是制作扇葉需要一臺小型的沖壓機。
大規(guī)模的生產(chǎn),總不能還像之前做樣品那樣,靠手搓吧!
李天明問過吳月華,現(xiàn)在國內(nèi)最便宜的沖壓機,也要幾萬塊錢。
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設備,以及原材料,這些都需要大筆大筆的錢。
而且,既然要辦工廠,就需要工人,不能和之前一樣,還是記工分,工資這一塊也需要提前考慮進去。
“我再拿兩萬!”
李學慶和馬長山聞,都不禁怔住了。
他們知道李天明有錢,養(yǎng)殖場的,拜托了,還有!」
.b